师资队伍
当前位置: 首页>师资队伍>矿业工程系>正文

杨永辰 教授

发布日期:2018年11月12日 09:41   
点击量:

杨永辰,男,1960年2月出生,学士,教授,1982年8月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,现任河北工程大学矿测学院党委书记,采矿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;主要从事矿山压力及其控制、煤矿安全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。

一、研究方向

1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;2煤矿安全;

二、主要科研成果

1、煤矿采空区瓦斯爆炸地点的预测预报研究,2016年1月26日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,第一主研人。

2、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,2004年10月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,第三主研人。

3、左权天一煤业公司“关键巷”综合技术研究,煤炭学会鉴定,国际先进。

4、石家庄瑞丰煤业公司承压水体上复合构造地面堵水技术研究,经河北科技厅鉴定,国内领先。

5、石家庄瑞丰煤业公司水淹报废矿井快速复产综合技术研究,经河北科技厅鉴定,国际先进。

三、发表的代表性论文

1、杨永辰,缓斜综放工作面发火地点的分析及对策,《煤矿安全》,98.4期,P26~18;

2、杨永辰,综放面顶煤可放性的试验研究,《煤炭科学技术》,98.9期,P1~4;

3、杨永辰,综放面回采巷道发火严重的原因分析,《煤炭工程师》,98.6期,P29~31;

4、杨永辰,三硬煤层顶煤破碎机理的探讨,《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》98.4期,P62~64;

5、杨永辰,综放面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,《煤矿设计》99年6期,P5~7;

6、杨永辰,对综放面动压系数减小原因的分析,《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》02.年2期(02年6月)P15~16;

7、杨永辰,关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爆炸产生机理的探讨,《煤炭学报》,02年6期(02年12月),P636~638;

8、杨永辰,综放面顶煤回收率试验研究及提高回采率的途径,《煤炭工程》,02年8期(02年8月),P51~53;

9、杨永辰,采煤工作面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,煤炭学报 2007第32卷7期 p734

10、杨永辰,对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的分析,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7第34卷5期 p85

11、杨永辰,力学模型在解释地质构造形成机理中的应用[J],煤炭工程,2012,(12):99-101

12、杨永辰,煤炭自燃标志性气体实验研究[J],煤矿安全,2012,(9):17-19

13、杨永辰,卫星图像软件在判断矿井地质构造中的应用[J],中国煤炭,2012,(3):42-44

14、杨永辰、尹博、赵贺,带-网-栓式矸石袋巷旁充填支护体力学性能研究[J],矿业安全与环保,2013,(3):16-18

15、杨永辰、杨良,极限坡度条件下纵轴式掘进机应用研究[J],煤,2013,(5):13-14;

16、杨永辰、胡成军、赵贺,高瓦斯煤层群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及分析[J],煤炭与化工,2014,( 2):8-10;

17、杨永辰、赵贺,煤矿采空区瓦斯爆炸区域划分[J],煤矿安全,2014,(5):167-169;

18、杨永辰、马国伟等,俯伪斜放顶煤回采工艺研究[J],煤炭技术,2016,(3):19-21 2;

19、杨永辰、马国伟等,点载荷仪在判断矿井冲击地压中的应用[J],煤炭技术,2016,(4):211-21;

20、杨永辰、李奇贤、李丽伟、米万升、孙越,U形通风下采空区瓦斯运移分布规律模拟与实验研究[J],煤炭技术,2016:(6):132-134

21、杨永辰、米万升、李奇贤、孙越、李丽伟,红外热成像仪在判断采空区自燃中的应用效果模拟研究[J],煤炭技术,2017:(1):147-150

22、杨永辰、李奇贤、李丽伟、孙越、米万升,采空区裂隙发育区与自燃发火区相关性研究[J],煤炭技术,2017:(1):163-165

四、出版的著作

1、杨永辰参编,《中国采煤方法图集》,矿大出版社,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。

2、杨永辰参编,《中国采煤方法》,矿大出版社。

五、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

1、煤层注水钻具及深孔注水实践研究,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沟峪煤矿,科研经费30万。

2、长沟峪煤矿安子采区应力集中的实验室研究,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沟峪煤矿,科研经费30万。

3、长沟峪煤矿安子采区应力集中灾害现场预防研究, 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沟峪煤矿,科研经费30万。

4、长沟峪矿采区柔掩工作面辅助运输系统的技术开发,2013年10月,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沟峪煤矿,科研经费80万.